在資本為王的時代,券商的資本規模對其市場地位,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有很大影響。
近期券商發行可轉債的熱情升溫,中國銀河證券和浙商證券幾乎同時拋出了大額可轉債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3家券商拋出再融資計劃,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63億元
銀河和浙商計劃拋出大額可轉債。
主要投資于自營和資本中介業務。
最近幾天,中國銀河和浙商證券拋出大額可轉債募集資金,計劃分別募集不超過110億元和70億元近十年來,金融業一直是可轉債發行的主力軍在可轉債市場融資超過10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16家,其中12家來自金融行業
目前仍在交易的券商可轉債包括東財轉3,郭俊可轉債,華安可轉債,常征可轉債,SDIC可轉債,財通可轉債,其中東方財富募資規模最高,達158億元,其次是SDIC資本,達80億元,若中國銀河募資110億元浙商證券70億元的可轉債規模將僅次于中國投資資本,與國泰君安并列第四
據103010記者統計,近十年發行可轉債的券商數量不多,僅有8家是東方財富,郭進證券,長江證券,浙商證券,財通證券,SDIC資本,國泰君安,華安證券,其中,東方財富著力通過可轉債為旗下證券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補血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6年來,東方財富進行了2次定增,發行了3只可轉債,這5次融資都與大力增持其證券業務有關
此外,2019年浙商證券發行可轉債一次,募集資金35億元如果浙商證券可轉債計劃成功實施,將是其第二次發行可轉債實際上,浙商證券今年剛剛實施了定增,但預計共募資100億元,最終實際募資僅為28.05億元
隨后,對于券商通過可轉債進行固定收益融資是否具有優勢,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偉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可轉債是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比固定收益融資或上市融資更方便伴隨著經紀業務的大幅擴張,對資金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融資力度加大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最近幾年來可轉債募資規模持續增長今年以來,募集資金總額已達1924.3億元,同比增長23.83%上市公司通過可轉債進行再融資時,一方面要考慮當前股價的匹配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債券市場的活躍度,從而權衡最佳融資方式陳力進一步向記者解釋
從投資角度來看,CSI可轉債指數年內表現非常強勁,昨日收于407點,年內漲幅達10.54%,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年內僅1月,6月,9月有所下降,其余月份均有所上升陳偉告訴記者,券商的可轉債還是值得關注的從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券商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11家券商拋出定增和配股計劃。
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83億元。
除了發行可轉債之外,為了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增加業績,應對行業更激烈的競爭,券商通過定增配股補充資本的需求更加旺盛。今年以來,已有11家券商拋出f計劃
定增方面,今年以來,西部證券,TF證券,浙商證券的定增計劃陸續實施只有西部證券募資足額,其他兩家券商的實際募資額大幅縮水或許也正是受此影響,浙商證券再次拋出可轉債計劃,以彌補縮水部分同時,郭進證券,國聯證券,國海證券,東興證券,長城證券,粵開證券等6家券商拋出固定收益計劃,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30億元拋出固定收益計劃的6家券商,在募投方面也瞄準自營業務,總投資200億元,占總募資比例的38%
配股方面,紅塔證券今年累計募集資金79.41億元,認購比例高達99.39%,創造了證券公司認購比例新高紅塔證券控股股東云南合和及實際控制人中國煙草總公司控制的其他股東均履行了全額認購的承諾華安證券募集資金39.62億元,認購比例99.11%,公司控股股東安徽省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履行全額認購承諾同時,興業證券,中信證券,東方證券,財通證券,東吳證券5家上市券商拋出配股計劃,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53億元,5家券商大股東均承諾全額認購本次再融資可分配股份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