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上海嘉定區外岡鎮所有的育秧生產線都在滿負荷運轉,水稻育秧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預計完成育種水稻61噸
走進萬畝糧田長涇基地的育秧場,工作人員正忙著播種浸泡發芽的稻種,把空秧盤碼放整齊,送到傳送帶上在機器的高速運轉下,填基質土,灑水,播種,覆蓋基質,十幾秒鐘內,一片片長方形的秧盤成品出籠
稻種已經提前泡好,放在催芽箱里15個小時左右,第二天再拿出來曬干,就可以用機器育秧了外岡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馮諼介紹,通過機械化育苗,每小時可生產800株左右的秧苗,用薄膜和遮光網覆蓋進行遮光,兩三天后可將秧苗集中在一起,然后鋪設在空曠的農田里
與傳統育苗方式相比,機械化育苗可以大大縮短時間,節省勞動力,培育出的秧苗密度也適中,更適合機械化移栽,從而實現全程機械化外岡鎮今年計劃種植水稻約2.04萬畝,其中機插水稻約1萬畝
最近,趁著天氣好,合作社的成員也在努力工作,以確保水稻種植的順利進行目前育成品種為‘華友14’雜交水稻,全天計劃完成400畝左右這批預計5月24日移植外岡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孫家鈺介紹
根據消息顯示,外岡鎮在抓好農忙季節的同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減少人員聚集,降低疫情擴散風險,確保安全生產。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