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間,珠江啤酒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11億元至3.42億元,同比增長0%至10%
對于業績變化,珠江啤酒表示,上半年繼續優化產品結構,開展降本增效工作應對成本上升的影響,實現啤酒銷量64.08萬噸,同比增長2.79%,低于去年同期10.25%的增速。
目前啤酒市場強弱分化進一步加劇,五大品牌市場份額合計超過90%珠江啤酒這樣的區域品牌應該如何破局
銷售增速同比大幅下降。
Wind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珠江啤酒銷量達62.34萬噸,同比增長10.25%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雖然銷量相差不大,但增速大大降低
珠江啤酒常年深耕華南市場但最近幾年來,伴隨著頭部品牌的強勢擠壓,珠江啤酒在華南市場的地位可能不保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近幾年來,廣東人偏愛國外啤酒品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珠江啤酒不僅擴張受阻,自己的地盤也在不斷被行業巨頭蠶食
記者走訪廣東多家酒樓,酒館后發現,大排檔,酒館大多是洋品牌,珠江啤酒甚至在一些地方銷聲匿跡有消費者告訴記者:現在華潤,青島,百威等品牌的啤酒比較多,珠江啤酒太甜,所以很少喝
廣東啤酒文化可以用甜來概括,珠江啤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口感綿軟甘甜。
面對外資品牌的擠壓和消費者口味的變化,珠江啤酒也通過各種方式試圖自救例如,2021年,其推出了528mL特純生食,烈金剛,咖啡士桃,新英語IPA等一系列新品,試圖通過南拓,北進,西進,東擴的策略布局全國市場,但上述舉措收效甚微
珠江啤酒財報數據顯示,雖然2017年以來公司華南區營收略有下降,但整體營收徘徊在95%左右華南以外地區營收增速明顯放緩,2021年其他地區營收同比下降0.45%
至于對外擴張受阻,珠江啤酒在年報中警告稱,如果不能持續有效地拓展華南以外的市場,將對公司未來收入的可持續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據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珠江啤酒營收增速分別為6.23%,7.33%,5.06%,0.13%,6.79%與行業內其他啤酒巨頭7%至20%的年增長率相比,珠江啤酒的營收增速已經明顯落后
區域啤酒企業如何破局。
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華潤啤酒,百威亞太,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等五大品牌合計市場份額約為92%,其他中小品牌只有8%左右的份額。
這樣的競爭格局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先國內疆域遼闊,啤酒長途運輸效率低,且多為廉價產品,所以很多啤酒品牌都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伴隨著啤酒行業并購浪潮的興起,華潤啤酒,百威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重慶啤酒等大品牌迅速將市場拓展至全國,并逐漸形成自己的主要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僅有8%左右的市場空間里,中小啤酒品牌迫切需要順應消費者需求,采取更靈活,更元,更接地氣的營銷方式來破局。
以珠江啤酒為代表的區域品牌要想在全國范圍內拓展市場,前提是保住本土大本營,繼續精耕細作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年輕人追求個性和差異化啤酒企業要順應消費趨勢,在產品開發,品牌推廣,形象塑造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條獨特的道路此外,啤酒企業還可以通過媒體,互聯網等傳播渠道加強產品營銷,多措并舉實現自我突破
屈直咨詢總經理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中小啤酒企業來說,有兩條發展路徑,一是融入大企業的產業鏈,第二,在競爭加劇的環境下,順應渠道碎片化,消費多元化的趨勢,加快品類創新,提升品牌溢價,力爭在區域內‘小而強’。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