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上市公司熱衷于對閑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其中,券商一哥中信證券年內購買理財產品收入有望超過4000萬元
今年以來,829家上市公司購買了超過4000億元的理財產品從購買的理財產品類型來看,除了最受歡迎的結構性存款,券商的理財產品也逐漸受到上市公司的歡迎
經紀人的哥哥買理財
預計收入超過4000萬元。
在上市券商中,很少有公司利用閑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除中信證券外,只有中原證券在2017年出資1億元購買了中原信托發行的一款信托產品
今年中信證券完成a股配股223.96億元后,管理了部分暫時閑置的80億元現金,購買了3筆定期存款5月12日晚間,中信證券稱,5月11日,公司贖回最后一筆定期存款至此,中信證券已收回本金80億元,共實現收益3660.67萬元
同時,中信證券將繼續管理10億元現金,用于購買中信銀行定期存款現金管理期限92天,預計存款利率2%,預計收益金額511.11萬元,收益類型為保本至此,這只基金到期后,中信證券閑置資金的理財收益有望超過4000萬元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信證券購買理財產品90億元,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目前買定期存款的上市公司只有44家,其中中信證券占46%
對于使用配股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否會產生不利影響,中信證券表示,公司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是在確保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的前提下實施的,不會影響公司募集資金項目建設的正常周轉需要,不存在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行為同時,對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進行及時的現金管理,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現金投資效益,為公司股東謀求更多的投資回報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
呈現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829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總額達4045.19億元其中,江蘇國泰和中國電信的買入金額分別超過100億元,136.27億元和101.7億元還有92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超過10億元
具體來看,江蘇國泰已購買全部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在1.05%—5.52%之間中國電信購買了全部的通話存款,預期收益率在1.85%—2.1%之間
對此,山東財經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由于生產經營的周期性,往往會有一些閑置資金不急于投入經營活動此時,你會選擇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來獲取一些短期收益
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數量和購買金額分別下降了15%和20%。
零點智庫分析師李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管新規實施以來,理財產品將向凈值化方向發展,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并非完全無風險同時,監管層也下發文件要求銀行嚴控結構性存款規模,因此整體規模呈小幅下降趨勢
券商理財產品優勢逐漸顯現。
70家上市公司出資購買。
今年以來,從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類型來看,結構性存款仍然最受上市公司青睞,其次是銀行理財產品,其次是券商理財。
829家上市公司中,有664家購買了結構性存款產品,購買總額為2701.25億元,占比67%對此,李偉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受資本市場波動和疫情反復影響,上市公司對外投資項目出現一定程度收縮,閑置自有資金更傾向于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其中,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最受歡迎,尤其是結構性存款,安全系數較高,是上市公司不錯的選擇
但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熱情明顯降溫,193家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432.89億元,同比下降51%。
面對基準利率下行的宏觀環境,a股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的意愿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逐漸轉向公募基金和證券投資此外,總行還成立了專業的理財子公司,在投研能力,風險控制,產品豐富度等方面都在不斷提升李偉對記者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來,券商理財逐漸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視,年內購買金額僅次于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17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245.23億元券商理財產品如仙壇股份,涪陵榨菜買入金額均超過10億元
陳華告訴記者,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首先考慮的是安全性和流動性所以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和低風險理財產品是更多的選擇此外,目前券商集合理財和收益憑證收益率較高,贖回情況較為穩定,也受到不少上市公司的青睞,成為主要選擇之一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