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上海,吉林等地疫情明顯緩解,復工復產有序進行,零部件供應,物流等行業逐步恢復正常,國內車市呈現快速回暖態勢乘聯會6月9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額135.4萬輛,同比下降16.9%,環比增長29.7%雖然仍低于歷史水平,但5月份零售額增速為近6年同期最高
產能明顯恢復,庫存仍有壓力。
5月份乘用車生產167.1萬輛,呈現同月環比雙增長:同比增長6.5%,環比增長69.5%保障產業鏈供應的措施是有效的
5月自主品牌在生產端快速推進,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48%,而合資和豪華品牌都實現了產量的大幅增長,但仍呈現同比下滑5月份,奢侈品牌產量同比下降7%,環比增長112%,合資企業產量同比下降12%,環比增長93%
庫存方面,5月國內乘用車生產企業庫存環比增加8萬輛,1—5月累計增加3萬輛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由于疫情下生產不足,在途庫存比例增加,部分熱銷車型供不應求,導致供需結構不匹配,調整難度加大同時,熱銷車型零售增量不足,使得經銷商庫存仍處于中高端水平
基于下調部分乘用車購置稅等政策的正式實施,該協會將此前對2022年中國乘用車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6%的預測調整為正增長4%這意味著,購置稅減免政策正式實施后,將拉動國內乘用車零售量增長10個百分點
新能源汽車市場明顯回暖,自主新能源汽車普及率達到51.8%。
與整體汽車市場相比,受疫情影響產銷波動明顯,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保持了較大幅度的同比增長趨勢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42.1萬輛,同比增長111.5%,環比增長49.8%
另一方面,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為26.6%,比2021年5月11.6%的滲透率高出15個百分點5月份,新能源汽車在自主品牌中的滲透率達到51.8%,新能源汽車在豪華車中的滲透率為9.2%,新能源汽車在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滲透率僅為4%
在以比亞迪,SAIC,廣汽集團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帶動下,5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明顯回暖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萬輛的國內廠商由上月的4家增至13家,累計銷量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80%其中比亞迪脫穎而出,不僅連續三個月保持月度10萬+,銷售額,這個月的銷售額比2—5年銷售額的總和還多
本月新勢力車企也迎來了集體復蘇,尤其是第二陣營的哪吒和零跑,表現強勁,在細分市場獨占鰲頭,銷量早已成功過萬。
在崔東樹看來,降低部分乘用車購置稅的政策會促進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但不會明顯提升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銷量基于此,FEMA不會改變今年550萬輛國產乘用車的銷售預期
汽車出口實現雙增長。
5月份,乘聯會統計的乘用車出口18.4萬輛,同比增長77%,環比增長103%。
上海復工復產對汽車企業出口貢獻巨大5月自主品牌出口14.1萬輛,同比增長77%,合資企業出口豪華品牌汽車4.2萬輛,同比增長76%
新能源汽車仍是出口亮點5月份新能源汽車出口3.9萬輛,占出口總量的21.2%在疫情下復工復產政策支持下,SAIC乘用車出口新能源汽車8212輛,特斯拉中國出口新能源汽車22340輛,東風易捷特出口新能源汽車3937輛,吉利汽車出口新能源汽車1786輛,奇瑞汽車出口新能源汽車670輛,長城新能源汽車506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415輛,其他車企開始加大出口力度
預計6月份的銷售量將增長10%
基于全國疫情和供應鏈的恢復,前期我們休了全假,現在正在一步步復工復產6月份乘用車產能非常強勁,預計產銷同比增長10%以上
從供給端來看,6月份供給會有很大提升由于上海位于全國汽車制造業的核心,在復工復產后,結合國內緩解物流運輸擁堵危機和困難的專項措施,全國汽車產能有望得到充分釋放
從消費端來看,6月1日起實施購置稅減免政策,疊加的國家和地方促進消費的政策將在6月集中出臺促進消費的政策啟動期的效果很強預計3—5月的延遲消費需求將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有利于6月份零售額的增加
同時,受前期部分地區防疫政策影響,經銷商已大面積臨時關停,客流銳減,6月份將有較大改觀,帶動銷量增加。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