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首先在于快速變化的情況。面對不確定性,要具有底線思維。”6月16日的華映資本2023年度大會上,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對團隊和被投企業的期許從“快”轉為“穩”。
作為一家擁有15年歷史的投資機構,華映資本已投出天鴿互動、錦和商業、微盟集團、BOSS直聘、海蝶音樂、壁仞科技、和府撈面等近260個項目。不僅如此,團隊還在今年4月完成新一期規模30億元基金的首關,并再次獲得國家中小發展基金的出資。
本報曾有報道,華映資本管理的華映南京子基金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機構中率先成功落地運營的子基金。本次華映河南子基金則是華映資本的人民幣七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也成為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四批子基金管理機構之一。
首提從“快”轉“穩”
PE/VC市場蓬勃向上時,一線機構競相爭逐熱門項目,投資經理們自然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當市場進入理性回歸期,投資人們則轉而秉持底線思維以求行穩致遠。
“要對最壞的情況未雨綢繆、做出預案,即便它是個小概率事件。”季薇補充表示,“穩”的另一重意義在于,企業要專注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進一步說,初創企業應不斷補足短板、加高壁壘、提高抗風險能力,“只有牢牢扎根,走穩每一步,才能穿越不確定性的周期,成就自己的創業夢想、成就偉大的企業。”
一直以來,共識與非共識都是PE/VC行業的重要議題。任何單一行業都有周期性波動,單一的共識投資不利于提高收益平衡風險,也不利于提高收益。從這一角度解讀,華映資本華映主要遵循“共識+非共識投資”方法論。在團隊看來,共識和非共識不是割裂或是平行的,而是并存的有機結合方法論。
華映資本在消費領域多有布局,對消費投資的觀點值得關注。記者了解到,華映消費企業2022年度收入同比實現正增長的企業占比超過六成。消費領域被投企業中,年收入同比增長超100%的企業占比超過20%。
過去十五年中,華映資本始終堅持數字化主線,圍繞“人群”和“科技”進行投資和布局。在團隊看來,科技用指數級增長突破時代限制,是回答這個時代所有母題的鑰匙。
從“共識+非共識投資”的角度理解,華映在消費領域一直堅持民生與數字化,緊跟消費行為變化和紅利機會進行投資。談到消費投資,季薇介紹說,當下的關鍵在于“找到中國消費弱復蘇中的‘那支口紅’”,并從更加性價比、更加先進、更加效益三個緯度進行投資布局。
再看科技投資領域,華映資本自成立以來即從優勢領域出發,先后圍繞數字全流程和科技賦能全行業兩大主題實現突破。當前空間計算引領萬億市場、產品體驗臨近普及拐點,團隊已率先布局入口設備和算力以及數據基礎設施。
季薇透露,下一步將重點布局產業鏈核心技術環節,并著手布局包括自主可控、強運營、商業模式具有顛覆機會的應用內容入口。
“更加本土、更加國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本次華映河南子基金在河南濟源注冊成立。
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委員,副市長張元再在發言中介紹說,濟源正在著力打造納米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等多個百億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努力在氫能、儲能、生命健康、未來網絡、碳補節能等領域蓄勢突破。
“我們立足在當下,又超越當下。與企業創始人們一樣,我們都是為了邁向心中的應許之地。”季薇說,華映資本的未來將更加本土、更加國際。在走向更加本土的道路上,華映資本將深入產業,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化落地并以生態化的打法推動與產業帶核心企業協同融合、跨界合作。
“華映河南子基金在河南濟源市完成設立并落地運營,符合國家鼓勵中西部發展的方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上海負責人黃佳表示,希望子基金加強與地方相關政府部門的交流與合作,大力協同,形成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合力,為培育新業態、新增量、新動能做出應有的貢獻。
此外在“更加國際”方面,記者了解到,華映資本正在以其全球視野和經驗,幫助企業拓展更大的市場。
據悉,華映資本已成立專門的團隊,并組建“華映系出海聯盟”,以實現人才聚集、渠道整合和地域整合,通過平臺的方式為生態企業提供法務、投后、人事、品宣等方面的支持。
季薇表示,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當前企業出海不再是消費、傳統制造驅動,以科技驅動的中國企業已開啟出海3.0模式。華映資本將以國際化團隊和本土化運營,進一步通過資源整合賦能全球化投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