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外資公募迎來人事調整,聯博基金總經理離職
又有外資公募“官宣”高管調整。
10月1日,聯博基金公告,公司首任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錢峰因個人原因已于9月30日離職,目前由公司董事長Ajai Mohan KAUL代任上述職務。
今年以來,多家外資公募基金密集“換帥”,除了聯博基金之外,摩根士丹利、宏利、貝萊德基金也相繼更換總經理。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是外資機構為了應對中國市場變化所作出的人事調整。
聯博基金總經理變更
最近幾天,聯博基金高管變更的消息在業內傳出,這一傳聞在國慶假期第一天終于塵埃落定。
10月1日,聯邦基金公告,公司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錢峰因個人原因已于9月30日離職,目前該職務暫由公司董事長Ajai Mohan KAUL代任。
據相關資料介紹,錢峰是聯博基金首任總經理,他于2018年加入聯博集團,曾任聯博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曾用名:聯博匯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等多個職位。
公司董事長Ajai Mohan KAUL目前除了在聯博基金任職之外,還兼任AllianceBernstein Ltd.亞太區首席執行官、亞洲(日本除外)銷售(零售業務)董事總經理、高級董事總經理(南亞營銷業務);聯博香港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聯博匯智(上海)海外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等。
公開資料顯示,聯博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3日,是聯博集團旗下的外商獨資企業,今年1月2日獲準展業,成為在中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作為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聯博集團于1967年成立于美國,截至去年年末,聯博集團的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為7250億美元。
今年正式展業之后,聯博基金動作頻頻。4月1日,聯博基金成立了旗下首只公募基金——聯博智選混合基金,首發規模4.88億元,由投資總監朱良擔任基金經理。截至9月30日,該基金成立以來凈值上漲11.34%。
此外,在5月末,聯博基金還宣布增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由2億元增至3億元。
年內多家“外資系”基金公司換帥
除聯博基金外,今年還有摩根士丹利基金、宏利基金、貝萊德基金等公司發生總經理變更。在“外資系”基金公司數量并不多的背景下,這屬于一波變動高潮。
早在今年2月1日,貝萊德集團中國區負責人范華出任貝萊德基金董事長。而2月24日,貝萊德基金公告稱,總經理張弛離任,任命陳劍為貝萊德基金代任總經理,他是貝萊德基金的“元老級”人物。而3月6日,貝萊德基金發布的最新人事變更顯示,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自3月5日起,陳劍正式就任貝萊德基金總經理,并代任督察長一職。
隨后,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宣布,原知名行業女高管——總經理王鴻嬪因個人原因離任,而原副總經理周文秱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擔任總經理一職。據了解,周文秱于2023年10月加入公司,他將繼續兼任首席投資官職務,以持續強化公司投研能力。
8月12日,宏利基金發布公告稱,丁聞聰于當日就任公司總經理。原總經理高貴鑫卸任后,仍然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官。據悉,丁聞聰于2010年加入宏利金融,歷任集團戰略企劃部總監、宏利大中華區業務發展助理副總裁、宏利亞洲養老金業務戰略及業務開發董事總經理等職位。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還有不少外資獨資基金公司旗下副總經理、督察長等高級管理人員出現變更。
這或許是基金行業高管密集變更的一個縮影。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日,今年以來共有107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254名高管發生變動。其中,董事長變動人數54人,涉及29家基金管理人。總經理變動人數68人,涉及37家基金管理人。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高管變動通常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的大擴容,自然也帶來高管人士變動的增多;二是公募基金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機構,隨著公募行業間的日益激烈競爭,高管任職考核的比拼,也很容易導致職位變動;三是部分高管可能達到了退休年齡,履行了正常的新老交替和人員更迭;四是基金公司股權變更后,尤其是大股東股權變化,也會引發公司高管的變化。
“高端人才的充分流動和競爭,有利于整體提升我國資管行業的發展質量,不斷活躍資管高端人才隊伍,對資管行業未來高質量發展是有利的。”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編輯:黃梅 審核:陳思揚
版權聲明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