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片线上/亚洲无人区电影完整版小视频/妻孝(改编版+续)/欧美涩涩

   中國金融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首頁
國內資訊社會財經科技教育時尚娛樂房產家居汽車母嬰健康商業區塊鏈生活企業傳媒區域經濟旅游體育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商業 > 正文
中金:2022年農業看好生豬、制種兩條主線
2021-12-26 10:11      來源:證券之星      編輯:肖鷗      閱讀量:5556   

農業2022年策略:重點提示生豬養殖與制種行業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豬價將迎周期反轉,龍頭兼具擴張能力與空間,制種行業迎產業變革,糧食安全與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玉米轉基因推廣將帶來市場擴容與格局集中

中金:2022年農業看好生豬、制種兩條主線

摘要

集約經營與科技創新,共同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我國農業體量大,但生產效率有優化空間,我們認為其驅動在于集約經營與科技創新對于養殖產業鏈,規模養殖企業的效率優勢正在放大,而伴隨其份額提升,行業也因此體現明確的集約經營趨勢對于種植產業鏈,糧食安全政策不僅在于確保當期供給,也旨在補強產業鏈整體競爭力我們認為通過科技創新對產業鏈賦能,可有效提升全產業鏈尤其前端短板的能力,進而帶動整體耕種效率的提高

周期與成長共振,重點布局生豬養殖股:從周期角度看,當前能繁母豬已見頂去化,豬價處于底部拐點左側我們判斷養殖戶現金流收緊并持續推動產能去化,豬價有望最早于2Q22見底反轉從成長的角度,我們認為進入周期上行階段后,企業現金流改善將推動出欄量快速增長同時當前規模養殖企業兼具擴張能力及空間,中長期成長性向好整體看,我們認為2022年生豬養殖行業在周期與成長角度的機會均將明顯改善,建議重點在此布局

糧食安全疊加技術迭代,制種行業處于變革窗口:我們預計口糧收購價提高,飼用糧價格高位盤整,制種行業的經營環境持續改善同時,糧食安全及科技創新政策,共同推動制種產業升級,以轉基因為主的生物育種技術有望在玉米,大豆領域有序推廣,制種行業的中長期變革正在發生我們認為如轉基因玉米商業化落地,一方面將帶動玉米制種行業市場規模擴容超50%,另一方面有助于打破當前企業份額碎片化的格局,推動行業份額加速集中

新潮及品質消費興起,挖掘成長機會:我們認為寵物行業享早期高成長紅利,國內企業銳意創新并推動國貨崛起的趨勢,食用油行業受益消費升級,中長期盈利中樞提高,企業借助強勢渠道優勢,有望在廚房食品,中央廚房領域逐階整合,發展空間廣闊,禽產業鏈公司向下游延伸,其中即食雞胸肉等產品契合新消費趨勢,我們看好禽產業鏈公司中長期在下游消費領域的空間。

風險

自然災害,疫病,政策擾動致農產品價格遭遇不可預測風險。新能源車產業鏈:1)新能源車及零配件:除了長期需求空間,2022年新能源車整車產品選項的多樣化,可以期待銷量有望繼續保持高增,傳統+新勢力自主品牌份額有望加速提升。。

正文

2022年看好生豬,制種兩條主線

農業中長期趨勢:集約經營與科技創新,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養殖規模化趨勢確定,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從中長期看,考慮規模養殖企業在環保,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上優于散戶,中長期成本優勢放大,規模企業具有更強擴張動力同時,行業競爭格局分散,最近幾年來多項政策扶持規模化,令頭部集約化仍有提升空間

政策方向扶持規模化發展:從政策方向看,最近幾年來多項政策出臺,推動養殖行業向規模化發展財政補貼上,除基本防疫補貼外,規模養殖企業額外享有良種,農機補貼等多項政府補助,金融支持上,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企業額外享有信貸擔保和貸款貼息,由此獲得更低的資金成本整體看,我們認為政策推動我國養殖行業長期規模化與集約化發展的方向較確定

頭部養殖公司具有成本優勢,驅動行業集約化:從企業能力看,養殖企業護城河來自成本線,更低的成本意味著更好的現金流和更強的擴張能力最近幾年來規模養殖企業迎來兩次擴張機遇,其一是環保監管趨嚴后,頭部企業開始在成本線上體現出優勢,其二是非洲豬瘟疫情下,規模養殖企業防控效率更高,與中小散戶的成本優勢進一步拉開我們認為在非洲豬瘟常態化的背景下,規模養殖中長期成本優勢放大,規模企業正借此實現份額提升

通過行業集約,提升生豬養殖行業整體競爭力:從發展空間看,當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有較大集約空間,據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及公司公告數據,2020年CR10僅12%,相比下,美國養殖行業CR5高達31%另一方面,中國散養戶養殖量仍占比近半,而美國散養戶比例僅約3%整體看,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提升機會,規模企業在經營效率上更具優勢,伴隨行業集約,我們認為這也將推動行業整體競爭力提高

圖表:中國生豬養殖競爭格局

圖表:國內外生豬養殖規模化比例對比

制度變革與科技創新,推動種植產業鏈升級:從中長期看,糧食安全與科技創新共同推動種植產業鏈升級一方面,從糧食安全的角度,我們認為糧食安全既是供給安全,也是產業鏈安全,通過產業鏈各個環節競爭力提高,可有效提升供給效率并保障產業鏈整體安全性另一方面,從科技創新與制度變革的角度看,我們認為科技創新與制度變革將成為產業鏈競爭力提升的推手,這既包括生產關系轉變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如土地流轉制度,也包括技術迭代對生產力的直接推動,如生物育種技術的應用普及整體看,我們認為種植產業鏈正處于中長期的產業變革窗口,產業鏈持續升級的趨勢仍然明確

糧食安全背景下,行業整體競爭力有望提升:2020年起政策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強調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體現在政策事件更密集,政策高度更高,政策方向更審慎,尤其十四五時期糧食安全成為國家戰略從糧食生產看,中國農業生產規模大,整體有保障,但產業鏈發展不平衡,主糧保障較好,飼用糧保障力度較弱且前端制種環節存在短板我們認為,糧食安全不僅涉及供給問題,也涉及發展問題,需要提升產業鏈各環節競爭力,補強產業鏈前端環節短板,進而提升種植業整體效率,并保障糧食安全

土地流轉解決耕種碎片化,為種植集約提供基礎:最近幾年來我國推行土地流轉制度,截至2020年土地流轉政策有序推行,承包耕地的流轉面積已超40%我們認為土地流轉政策旨在解決碎片化問題,利于長期推行以機械化,自動化為主的規模化種植,并由此提升生產效率及新技術的普及,通過生產關系變革反向促進生產力的創新,其對種植產業鏈的積極作用在長期將持續顯現

制種行業變革補強前端短板,提升種植效率:我國玉米,大豆等飼用糧單產落后,制種水平較低且全球企業份額較低,需通過科技創新來彌補產業鏈短板,其中有廣闊變革空間當前國內生物育種相關政策有序推進,我們認為未來轉基因玉米,大豆的商業化有望逐步落地,這一方面將引領制種行業擴容與集約,另一方面將提升整體耕種效率與耕種收益,從而推動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增強

圖表:我國承包耕地流轉比例

圖表:國內外大豆,玉米單產對比

2022年農業策略:重點布局生豬及制種兩條主線

自上而下看,我們在2022年看好生豬養殖,制種兩個板塊的β類投資機會我們判斷4Q21生豬養殖仍處于周期下行階段,但2Q22有望迎來反轉,其后生豬養殖板塊盈利改善同時,考慮我國轉基因制種政策有序推廣,及制種產業長期變革,我們看好制種板塊的投資機會

養殖產業鏈:重點布局生豬養殖股

在養殖產業鏈中,2022年我們相對看好生豬養殖板塊的投資機會,當前豬價處于底部左側,已是投資窗口期,豬價反轉后將推動企業盈利回升與擴張修復同時,2022年飼料,動保行業在β層面向上驅動較弱,但伴隨行業發展,其平臺化與產業鏈延伸的中長期邏輯仍可關注

生豬:養殖規模化趨勢確定,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整體觀點:周期與成長共振,看好2022年投資機會:生豬養殖行業兼具周期與成長屬性從周期屬性看,我們將生豬養殖股的β行情以豬價見底為界限而區分為兩個階段,兩個階段中,核心觀測指標為產能指標,價格指標當產能出現見頂跡象時,周期處于反轉左側,股價即有明顯表現,體現反轉預期提升,當豬價反轉后,周期處于右側,股價進入第二階段上漲行情,體現業績預期提升此外,從成長屬性看,豬價處于底部左側時,企業資本開支及出欄量預期謹慎,而隨豬價反轉,企業現金流改善,成長預期也更為清晰從中長期看,大型企業可依靠更好盈利能力獲取更大市場份額,行業規模化趨勢確定整體看,當前周期處于反轉左側,我們認為2022年生豬養殖行業在周期與成長上均有機會,看好生豬養殖行業的整體表現

圖表:生豬養殖股的三段投資機會

圖表:生豬養殖股的三段投資機會

當前產能去化趨勢已明確,豬價有望最早于2Q22迎來反轉:以能繁母豬作為產能主要指標看,當前產能已經出現見頂去化趨勢,豬價處于底部拐點左側。2)汽車電子:充分受益于國產化+電動汽車推廣的景氣共振。而結合產能趨勢及企業盈利情況,我們判斷豬價有望最早于2Q22開啟反轉周期:

從產能看,據農業部數據,2021年7~11月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持續為負,反映總量有所下降,同時據涌益咨詢,高效二元能繁母豬存欄占比持續提升,截至2021年11月達77%,體現行業產能效率提升從現金流看,當前較低盈利水平令養殖戶現金流持續收緊,我們認為養殖戶整體不具備在當前階段補產能的能力,行業整體產能去化的趨勢已較明確

從價格看,2021年1~11月全國22省市生豬均價同比—39.9%至20.48元/千克,3Q21生豬均價同比—60.2%至14.56元/千克,行業目前盈利不佳考慮整體供需情況,我們預計1Q22豬價仍有回落可能,并進一步擠壓養殖戶現金流,這將推動豬價最早于2Q22開啟反轉周期,企業盈利也有望隨之改善

圖表:能繁母豬存欄數量

圖表:能繁母豬存欄結構變化

圖表:生豬價格走勢

圖表:生豬養殖利潤

行業結構性提升機會凸顯,企業成長性值得關注:借助更低成本及更好融資能力,頭部養殖企業較散戶體現出更強成長性,我們測算在2Q21養殖行業開始進入虧損階段時,上市養殖企業資本開支同比增速平均值仍有+28.9%,為其今明兩年的出欄增長奠定基礎同時,我們認為在周期下行階段,受限于現金流緊張,養殖企業降本提效的戰略優先級高于放量提速,近期上市企業資本開支,生產性生物資產等同比增速均不斷放緩但隨周期反轉,企業現金流得到改善,企業戰略重心將再度轉向出欄量增長,其成長也將重新提速

養殖規模化進程加快,格局長期趨于集中:一方面,我們認為在非洲豬瘟常態化背景下,規模養殖企業在疫病防控上更具優勢,從而放大其較散戶的凈利率優勢,我國養殖規模化趨勢較為確定另一方面,規模企業份額提升空間仍然廣闊,對比國內外規模化發展情況,中國規模化養殖比例為57%,而歐美這一比例普遍達85%,同時,2020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CR5僅12%,相比下,美國養殖行業CR5為31%整體看,我們認為,國內規模企業可依托較低成本,便利融資等優勢,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并帶動行業整體效率提升和競爭力增強

圖表:規模養殖及散戶養殖凈利率對比

飼料:看好平臺化與產業鏈延伸機會

整體觀點:短期銷量增速放緩,長期向下游與平臺商延伸:短期看,我們判斷生豬養殖產能或將在2022年見頂回落,畜禽飼料銷量同比增速也將逐步放緩中長期看,我們看好飼料企業平臺化與產業鏈延伸機會,一方面,飼料企業以飼料為入口,面向養殖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推動經營平臺化趨勢,有助于提升用戶粘性,加快自身周轉,另一方面,飼料企業向下游延伸并依次打通養殖業,屠宰業,最終觸及食品業務,利于拓寬長期發展空間

預計2022年飼料行業銷量增速放緩:我們認為飼料行業總量增長緩慢,結構存在一定變化此前非洲豬瘟導致豬料整體承壓,而禽料迎來高增2020年生豬養殖產能回升,帶動豬料銷售回暖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生豬供給同比增加令豬料產量仍有增長動力,但同比增幅預計放緩,而禽料表現難以超過豬料,水產料受到周期與結構提升雙重影響,預計銷量相對穩定

豬料: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1~11月全國豬料產量累計同比+44.9%,但因基數影響,本年豬料產量同比增速呈現前高后低的局面展望2022年,我們預計生豬整體供給同比增加,令豬料產量維持同比正增長但從節奏看,基于2H22豬價反轉及供給向下的預期,豬料也將因此承壓,預計2022年豬料同比增速逐季向下

禽料:本年低迷禽價拉低禽料銷售增速,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1~11月全國肉禽料產量累計同比—5.9%向前看,我們預計2022年禽產業供給向上,但低迷豬價打壓禽肉替代消費,禽料銷售或仍將疲軟

水產料:本年水產價格同比向上,水產飼料銷量整體表現較好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1~11月全國水產料產量累計同比+14.0%展望2022年,我們預計水產需求同樣受到較低豬價影響,但結合水產品背后的消費結構升級及物流發展,水產飼料在中長期仍有增量市場,預計2022年水產飼料的整體銷量穩定

圖表:豬,禽,水產飼料產量同比變化

從產品商轉型平臺商,推動飼料企業的份額整合:我國飼料行業競爭格局相對分散,2020年CR5僅約22%,我們判斷中長期仍有集中空間2020年飼料行業全面禁抗以來,下游養殖行業對飼料企業配方調整及技術服務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我們認為這也有望倒逼行業整體份額集中例如以海大為代表的優質飼料企業,以飼料為入口,通過平臺化運作,向養殖戶提供包含苗種,動保,技術,金融,代銷等的全套專業解決方案我們認為,一方面,飼料企業平臺化有助于養殖戶降低養殖風險,提升效率與收益,另一方面,這也有利于飼料企業打造面向養殖戶的產品閉環,提高客戶粘性,放大競爭優勢,從而提升市場份額

延伸下游產業鏈,拓寬飼料企業長期空間:最近幾年來,飼料企業紛紛加大下游生豬養殖業務布局力度短期看,2Q21以來生豬養殖業務虧損,一定程度拖累飼料企業整體業績部分飼料企業主動調整母豬結構,著力降本提效,但行業出欄量難以完全實現此前預期但從中長期看,我們認為飼料企業向下游延伸是行業長期的發展趨勢,飼料企業通過產業鏈延伸,依次打通養殖業,屠宰業,并最終延伸至食品業務,飼料更多定位為成本中心,利潤體現在下游業務,這也有望給飼料企業帶來更多成長機會

圖表:飼料企業生豬養殖出欄量

動物保健:關注行業平臺化發展

整體觀點:短期受益養殖后周期,中長期看好平臺化趨勢:動保行業具有后周期屬性,養殖量上升利好動物疫苗銷量,本年養殖復產令動保行業景氣度較高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行業在周期層面的向上驅動將有所減弱,建議關注行業長期平臺化趨勢,即從單一產品提供商,轉型為防控產品與服務的平臺商我們認為具有平臺化能力,研發能力的動物保健公司可借此提升大型養殖企業的粘性,從而在長期脫穎而出

承接養殖后周期,預計2022年景氣度減弱:在前期生豬養殖利潤上升背景下,本年養殖量上升助推動物疫苗行業銷量,行業景氣度處于較高水平據國家獸藥基礎數據庫,2021年1~11月豬用疫苗行業整體批簽發數量同比+8.1%但在近期豬價低迷,養殖行業陷入虧損區間的情況下,11月豬用疫苗整體批簽發數量同比—42.8%向前看,考慮1H22養殖低盈利及2H22養殖行業產能見頂回落的預期,我們判斷2022年動保行業景氣度向上機會相對有限

圖表:豬用疫苗行業整體批簽發同比情況

動保平臺化發展推進,引領行業份額不斷集中:隨下游養殖規模化進程加快,大型養殖企業對動物疫苗的要求提升,防控需求更加綜合,從而倒逼動保企業升級能力以適應發展,平臺能力與研發能力將成為中長期發展的重要考量。

平臺能力:企業從單一產品商向綜合平臺商轉變在中長期看,我們判斷動物疫苗企業的業務范圍將更全面契合養殖企業的防控需求,這不僅包括現有的疫苗業務,也將包括診斷試劑,獸藥等業務,覆蓋動物得病前,中,后期各個環節,而防控服務將成為產品載體在這一模式下,企業將擺脫單一產品商的發展瓶頸,有望轉型成為提供綜合動保解決方案的平臺商,體現出更強的差異化和更高的溢價

研發能力:前端研發推動后端產品升級動物疫苗行業的商業特征決定其以研發為業務基礎,具有研發體系和研發實力的公司更容易勝出一方面,頭部動保企業研發費用率較高,如2020年普萊柯,生物股份研發費用率為12.4%,8.3%,另一方面,較強的研發實力能更好支持產品升級,如生物股份依托高標準P3實驗室可在多種疫苗上推動創新與迭代整體看,我們認為具有前端研發優勢的企業有望在中長期脫穎而出

圖表:生物股份的平臺化趨勢

種植產業鏈:制種行業迎來發展機遇

在種植產業鏈,基于糧價上漲與產業變革,我們看好2022年制種行業的投資機會在糧食安全背景下,我們預計2022年主糧價格穩中有升,飼用糧價格高位盤整,這利于制種企業盈利改善而依托科技創新,制種行業有望迎來產業升級,其中轉基因等生物育種技術推廣在即,利于推動市場擴容與格局集中

農產品:糧價穩中向上,種植產業鏈外部環境改善

整體觀點:政策與供需共振,農產品景氣度穩中向上:我們判斷2022年國內糧食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一方面,國內政策持續強調糧食安全與保障農民種植收益,我們預計水稻,小麥最低收購價有望逐步上調,支撐2022年水稻,小麥現貨價格中樞向上另一方面,玉米,大豆飼用需求高企,國內玉米供不足需,全球大豆存在因拉尼娜導致的減產預期,故我們預計2022年玉米,大豆現貨價格在高位震蕩

圖表:水稻,小麥價格走勢

圖表:玉米,大豆價格走勢

糧食安全政策下,收儲價中樞上移,口糧價格穩定向上:小麥,水稻均實行收儲政策,在糧食安全背景下,政策延續穩定糧食生產的政策基調,我們預計小麥,水稻收儲價中樞均有望持續上移其中,2021年秈稻收儲價上調20元/噸,我們預計2022年收儲價格仍有向上空間,發改委最近公布2022年小麥收儲價繼續上調40元/噸,也對小麥現貨價形成支撐另一方面,高位飼用消費利好現貨價格,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12月預測,2021/22年度小麥,水稻飼用消費占比達24.5%,14.7%,均處于較高水平整體看,我們認為國內政策將持續強調糧食安全與保障農民種植收益,且水稻,小麥飼用需求較旺,口糧的現貨價格預計仍將穩定向上

圖表:國內水稻供需平衡表

圖表:國內小麥供需平衡表

玉米,大豆等飼用糧價格預計高位震蕩:1)玉米供需格局仍然偏緊我們預計2022年國內玉米產量相對穩定,但飼用需求較旺,玉米產不足需格局延續據CASDE 12月預測,2021/22年度玉米產消差仍處—1,815萬噸高位,支持玉米價格維持高位2)全球大豆供需雙升據USDA 12月預測,美國,巴西,阿根廷等主產國增產預期較強,預計2021/22產季全球大豆產量同比+4.2%但美國氣象中心NOAA 10月宣布拉尼娜現象形成,我們判斷這或將導致南美降雨偏少,南美大豆單產存減產風險而從需求端看,中國飼料需求繼續對大豆價格形成支持3)整體看,我們判斷2022年玉米,大豆等飼料用糧的價格仍具有支撐,預計走勢高位震蕩

圖表:國內玉米供需平衡表

圖表: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制種:糧價上漲疊加產業變革,制種行業迎來機遇

整體觀點:糧價上漲疊加產業變革一方面,糧價上漲將提升整體種植收益與種植積極性,制種行業有望受益,其表現為庫存降低與銷售周轉率提升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推動行業升級,其中轉基因制種商業化有望落地,制種企業通過產品升級與差異化,有望推動盈利提升與格局集中綜合看,兩方面共同作用下,我們認為2022年制種行業有望獲取較好投資表現

糧價上漲帶動玉米制種供需格局向好:本年來,受益糧價上漲,制種行業供需格局整體改善,庫存水平有效降低據全國農技中心數據,2021年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種子有效庫存分別降至0.84,4.77億公斤低位向前看,我們預計2022年糧食價格維持高位,制種行業整體景氣周期較好分品種看,我們更看好玉米制種行業供需改善機會,2021年玉米制種產量增幅低于需求增幅,預計2022年制種行業庫存進一步去化,而水稻制種產量較大幅度反彈,這令2022年水稻種子庫存去化程度弱于玉米

圖表:水稻制種供需格局

圖表:玉米制種供需格局

轉基因制種商業化有望有序落地:從產業角度看,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競爭力提升,國內轉基因玉米制種商業化有望逐步落地2020年以來,政策持續鼓勵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有序推進,2020年至今4例玉米品種獲批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且2021年11月農業部進一步對轉基因監管政策進行修訂,明確并簡化轉基因商業化整體流程,并補齊政策監管拼圖向前看,我們判斷我國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有望有序落地,已獲生物安全證書的相關品種有望在品種審定通過后開始正式商業化推廣

若轉基因制種商業化落地,玉米制種行業將迎長期變革:我們認為若國內轉基因制種商業化落地,有望從兩方面帶動行業變革:1)玉米種子價格上漲,助推制種市場擴容:我們測算當前我國玉米制種市場規模285億元,而轉基因玉米制種可提高種植收益,相比雜交制種有超50%的價格溢價隨轉基因對雜交玉米制種替代,我們估算我國玉米制種市場有望擴容至400億元以上,2)轉基因研發高門檻,加速競爭格局集中:我國玉米制種CR5僅約20%,相比下,海外制種行業CR5可達50%,我國低集中度更多源于品種同質化我們判斷轉基因制種推行有望提升品種差異化,具有更強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的公司借此獲取更高的市占率整體看,我們看好玉米轉基因制種的進程,具有轉基因技術儲備及研發能力的制種龍頭擁有廣闊成長機會

圖表:國內農作物轉基因商業化流程

圖表:轉基因制種較雜交制種具有溢價

圖表:我國玉米制種競爭格局

消費產業鏈:新潮及品質消費興起

在消費產業鏈,基于消費升級與新消費趨勢,我們看好寵物,糧油,禽肉消費的中長期發展空間寵物行業具有早期高增長紅利,國貨銳意創新并迎來崛起,食用油行業持續體現出包裝化,品牌化,高端化的趨勢,企業盈利中樞有望在中長期抬升,且企業橫向擴張具有看點,禽產業鏈企業破局養殖并走向消費,即食雞胸肉等產品迎合新消費趨勢,企業正迎來增長第二極

寵物:新潮消費向榮,國貨崛起正當時

整體觀點:寵物行業早期高增長,關注國貨崛起機會:我國寵物行業發展向榮,行業零售規模千億元級,我們認為隨人寵關系趨于緊密及消費升級,行業較快增長仍將延續從消費端看,80后,90后等年輕寵物主正引領寵物消費新趨勢從供給端看,國內寵物企業積極把握國貨崛起趨勢,在產品差異化創新,新穎營銷,渠道鋪設上不斷進階當前行業份額分散,但隨國內企業內功加深,我們認為其份額有較大提升機會,這也將推動行業格局不斷集中

我國寵物行業發展向榮,早期高增長屬性凸顯:據《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2020年寵物行業零售市場規模達2,065億元,2015~2020年CAGR為+16.1%,其中寵物食品為最大細分板塊,2020年占比達40.4%,2015~2020年CAGR為+24.4%,均反映行業早期高成長趨勢向前看,我們認為隨養寵量增加,人寵關系更為緊密,寵物主消費升級,寵物行業具備廣闊增量空間,且其中食品,醫療,用品等細分領域發展值得關注

Z世代引領新潮消費需求:從消費端看,年輕寵物主占據市場主導,據《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2020年80后,90后寵物主占比高達36.0%,37.9%,年輕寵物主的消費觀念,心理及行為立足年輕,有趣,潮酷等風格,并且處于不斷變化中,這為國貨崛起提供契機消費觀念上,年輕寵物主關注科學養寵,產品性價比等,消費心理上,年輕寵物主偏好顏值,國風,二次元等多元文化圈層,也傾向于購買包含相應文化元素的寵物產品,消費行為上,年輕寵物主多在線上電商,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等瀏覽和購買產品

圖表:寵物主的消費者畫像

寵物行業競爭格局演變,長期趨于集中:從寵物行業的企業構成看,最近幾年國內企業逐步在寵物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據歐睿數據,2020年寵物行業,寵物食品行業中,國內企業收入份額高達87%,82%同時,競爭格局上,最近幾年來國內企業已躋身行業頭部,同樣反映國貨崛起趨勢,據歐睿數據,2011年寵物行業CR10為16.7%,前兩名瑪氏,雀巢為外資,而隨國內企業戰略傾斜國內市場,2020年寵物行業top10中國內企業已達8家向前看,我們判斷隨國內企業內功提升,其在寵物行業份額有繼續抬升空間,進而推動行業格局趨于集中

圖表:國內寵物行業競爭格局演變

注:標紅為國內企業

食用油:消費升級創造擴容空間,看好龍頭整合機會

整體觀點:經營有望邊際改善,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短期看,本年原料成本高且終端需求弱,食用油行業利潤承壓但我們預計2022年因成本壓力趨緩且產品仍具提價空間,食用油企業經營有望邊際改善從中長期看,我國糧油市場體量大,且消費升級推動行業質的提升,可支撐廣闊發展空間同時,以金龍魚為代表的糧油龍頭護城河較寬,渠道能力突出,我們認為其未來有望持續在廚房食品,中央廚房等業務進行整合

2022年經營有望邊際改善:本年大豆原料成本處于高位,2021年初至今CBOT大豆均價同比+46.2%原料大幅漲價的背景下,食用油行業產品普遍有所提價,但在整體需求偏弱,企業盈利仍受到擠壓向前看,我們判斷2022年大豆價格漲幅趨緩,且食用油公司仍可通過提價及結構改善來覆蓋成本,整體經營壓力或小于今年,經營層面有望邊際改善

圖表:國際大豆價格

圖表:進口大豆壓榨利潤

受益于消費升級,行業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我國糧油市場體量大,且得益于消費升級,行業持續體現出包裝化,品牌化,高端化的趨勢,帶動整體盈利中樞上移一方面,包裝油逐步替代散裝油,我們測算2019年我國小,中,散裝油消費量占比約33%,31%,36%,我們認為健康意識增強,購買力提升等利于中小包裝占比提升,另一方面,品牌化,高端化趨勢增強,隨食用油行業商業化成熟,食用油企業的消費者教育將更加全面深入,包括從原料,工藝,包裝等方面挖掘差異化并傳遞至消費者,以此提升產品溢價整體看,我們認為消費升級將推動食用油行業盈利中樞提升,行業結構性發展空間較大

龍頭有望持續整合,引領平臺化發展:當前糧油龍頭已構筑綜合優勢,基于全國多產地布局,以及與餐飲,商超等B端客戶的緊密合作等,龍頭建立起強大的渠道能力,這為公司橫向拓展新品類奠定基礎以金龍魚為例,我們認為隨公司涉足醬油,醋,掛面,酵母等新領域,其有望實現多品類協同同時,在豐富廚房食品基礎上,公司布局中央廚房,多地項目有望逐步落地,屆時可匹配連鎖餐飲,多元風味的需求,并與廚房食品主業有機結合整體看,我們看好糧油龍頭持續整合廚房食品,促進多品類協同,打造平臺的前景,其長期發展空間廣闊

圖表:消費者購買包裝糧油食品時注重品牌與品質

圖表:不同包裝食用油銷量占比變化

圖表:多維整合,推動食用油企業發展空間提升

即食雞胸肉:迎合新潮消費趨勢,企業發展前景向好

整體觀點:市場早期新興,企業發展前景向好:我們看好即食雞胸肉食品的增長空間與企業發展機會一方面,國內即食雞胸肉市場早期新興,行業有望快速擴容,另一方面,當前行業競爭格局尚未成熟,企業在產品,品牌,渠道上銳意創新,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

市場早期拓展,發展迎合新潮消費趨勢:據沙利文數據,我們測算2020年我國深加工雞肉市場規模約286億元,預計2020~2025年CAGR +19.7%,增長動力源自消費健康意識,食用便捷趨勢,品牌溢價提升其中,即食雞胸肉為深加工雞肉食品中的新興賽道,迎合新潮消費趨勢我們測算即食雞胸肉當前市場規模近20億元,同時考慮該品類定位都市白領,塑身達人,精致寶媽,新潮青年等新銳消費人群,更加迎合年輕,健康,有趣的新消費趨勢,因此,我們判斷未來即食雞胸肉市場有望保持較快增速

圖表:即食雞胸肉食品的消費者畫像

企業銳意創新,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我們認為當前即食雞胸肉食品的競爭格局仍處于早期階段,我們根據淘數據估算當前行業CR5約63%,但因行業尚起步,競爭格局也尚未完全成熟,份額更多反映先發優勢向前看,我們認為國內企業正積極從產品,品牌,渠道三個角度銳意創新,切入即食雞胸肉品類其一在于產品端創新升級,借助差異化定位增強客戶粘性,提升產品溢價,其二在于品牌端主打健康安心,多品牌策略覆蓋消費者需求,大力度投放強化品牌背書,其三在于渠道端重點發力C端,立足一二線城市,兼顧下沉市場,同時均衡線上,線下發展,促進渠道融合革故鼎新,我們看好即食雞胸肉企業長期發展前景

圖表:雞肉食品企業產品,渠道,品牌三維度銳意創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上一篇: 出口退稅提速為外貿企業發展添動力
下一篇:最后一頁
 
     欄目排行
  1. 出口退稅提速為外貿企業發展添動力
  2. 醫藥股漲了,年末“喝完酒后該吃藥”?博弈
  3. 白酒漲完黃酒跟進古越龍山宣布最高提價20
  4. 突發!“寧王”暴跌近千億鋰電全線急挫三大
  5. 交大昂立子公司擬收購天霞護理院100%股
  6. 廣宇發展:控股子公司為其子公司提供不超過
  7. 消息稱英特爾將投資數百億美元在德國、法國
  8. 2021年12月27日漲停板早知道:七大
  9. 萊寶高科:公司目前沒有接到第二大股東的股
  10. 凱中精密:公司生產的換向器入選工信部全國
     欄目推薦
二手房“帶押過戶”啟動滿月 成功嘗鮮者寥寥無幾二手房“帶押過戶”啟動滿月 成功嘗鮮者寥寥無幾
2022年營收78.61億,湯臣倍健迎來VDS行業新2022年營收78.61億,湯臣倍健迎來VDS行業新周期
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兼顧產業發展和配套服務打造員工理想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兼顧產業發展和配套服務打造員工理想生活藍本
迪麗熱巴穿軍綠色也好美!和吳磊同框絲毫沒有年齡迪麗熱巴穿軍綠色也好美!和吳磊同框絲毫沒有年齡
綠色塞罕壩 不朽的奇跡綠色塞罕壩 不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