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7日舉行的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杰介紹,預計2021年全年,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萬億元左右,消費規模基本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統計顯示,2021年1月至11月,北京全市總消費,服務消費,社零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3.1%,15.5%和10.4%,其中社零總額規模近1.36萬億元2022年元旦假期,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業態同比增長18.8%,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35%
記者了解到,國務院批準北京等5個城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以來,北京市印發實施方案,推出包括消費新地標打造,消費品牌矩陣培育等在內的十大專項行動2021年,北京全年落地首店數量901家,6個新消費品牌孵化試點基地掛牌運營,平均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數量由2020年的282個提高到310個,東城前門大街,朝陽亮馬河風情水岸等6個項目獲批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適應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費業態變化,深入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專項行動,鼓勵綠色消費,豐富數字消費,發展體育消費,創新生活,文旅消費,大力孵化新消費品牌,擴大優質消費供給。
郭文杰表示,下一步,北京將推動培育建設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力爭到2025年,在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等六大類關鍵指標方面水平顯著提升,將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