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 日,據《經濟日報》,俄烏戰火讓外界關注半導體大廠所需氖氣體供應變化對此,業界預期,美國中小型半導體廠將受影響最大
報道稱,研究機構統計,俄羅斯的鎳出口占全球 49%,鈀 42%,鋁占 26%,能制造高強度輕合金的鈦,俄羅斯也掌握三成原料,尤其半導體關鍵原料,包括光刻機臺使用的介質氣體氖,以及蝕刻制程需要的六氟丁二烯,俄羅斯則占據絕大部分比例。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幾乎所有的六氟丁二烯都依賴進口,其中有些從中國臺灣地區,韓國,中國大陸,日本等地,但很大部分依賴俄羅斯受俄烏局勢影響,如果原料供給只有 50%,國際大型半導體廠商會先獲得另外 50% 原料,那么美國中小型半導體廠商將受影響最大
顯然,對于氖氣或六氟丁二烯等氣體材料,亞洲地區的半導體工廠影響微乎其微,因為都有替代原料供應如果供給減少,多數亞洲半導體廠商還可以生產以臺灣地區為例,六氟丁二烯大概有六個月的安全庫存
業內人士還分析稱,亞洲半導體歷經 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一度導致氖氣價格暴漲后,便不斷通過技術開發尋找替代原料分散風險,因此受這波俄烏沖突影響有限。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數據,從2020年到今年第二季度,成熟節點的晶圓價格上漲了25-40%,2022年可能會上漲10-20%。。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