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飼料價格飆升,一度迫使生豬養殖企業為自家豬改食譜但近期伴隨著豆粕價格的明顯回落,生豬養殖企業面臨的飼料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伴隨著飼料價格下跌和豬價上漲,目前生豬養殖企業利潤有所好轉多位資深研究員認為,根據農業農村部此前公布的能繁母豬數據,當前新周期的拐點可能已經出現,未來豬價仍將震蕩上漲,生豬養殖企業利潤將繼續增加
飼料企業宣布降價。
最近兩個月,飼料價格明顯下降,豬價也上漲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四川養殖戶朱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的養豬場一天用4噸飼料,由于前期飼料價格大幅上漲,他改用自制配合飼料目前飼料價格雖然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不打算轉投商品飼料
從生豬養殖飼料主要原料豆粕和玉米的價格走勢來看,全國豆粕均價從3月底的高位回落至5200元/噸截至5月初,全國豆粕均價維持在4100元/噸左右,累計跌幅超過1000元/噸,跌幅近20%相對而言,玉米的價格波動較為溫和,因為其對進口的依賴程度較低5月中旬玉米現貨價格較年初小幅上漲30元—50元/噸,全國均價在2850元/噸左右
在此背景下,4月份多家飼料企業宣布降價,5月份飼料企業降價范圍和力度繼續加大日前,我們下調濃縮飼料價格275元/噸,其他豬飼料下調75元/噸江蘇省某飼料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某飼料企業負責人表示,從4月28日開始,公司不僅下調了豬用系列配合飼料價格,還下調了雞用系列配合飼料價格,降價幅度在75元/噸
結合基層調研粗略估算,飼料成本占生豬養殖總成本的50%—60%全價飼料價格每下降100元/噸,養殖成本下降約0.12元/公斤方正飼料育種研究員宋叢志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德期貨生豬分析師侯表示,從4月份開始,飼料企業開始降價,價格區間在200元/噸—300元/噸總體來說,降價幅度相對有限
4月份以來,濃縮飼料價格下跌400元—500元/噸,批次價格下跌100元—200元/噸,而玉米價格持續堅挺預計飼料大幅降價的概率不大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李明表示,4月中旬以來,全國飼料價格有所下降,但整體降幅較小,育肥豬配合飼料下降幅度僅為5%左右
監測數據顯示,行業內較好的企業養殖成本在8.2元—8.5元/公斤,目前全國平均商品豬價格為7.48元/公斤,降低的成本對養殖利潤而言微不足道李明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以來,全國生豬市場呈現震蕩上行態勢,突破15元大關據卓創統計,截至5月10日,全國外三元生豬成交均價為15.18元/公斤,環比上漲22.42%,同比跌幅收窄至24.85%
伴隨著成本的降低和豬價的上漲,生豬養殖企業利潤有所好轉鋼鐵數據顯示,自2021年1月1日起,自育最大虧損616.19元/頭,外購仔豬最大虧損391.71元/頭,截至2022年5月5日當周,自育虧損176.71元/頭,外購仔豬虧損23.14元/頭,明顯緩解了虧損壓力
企業經營壓力有所緩解,產能布局信心有所提升,仔豬外包進度加快,整合后企業屠宰總量和產能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前期豬價低,成本高造成的深度虧損仍未填補雖然能繁母豬已經被淘汰,但是一旦下游消費受到抑制,價格就會反向傳導,養殖端價格受限降本增效仍然是當前豬企需要練好的‘內功’養殖成本控制得好,對豬價波動的承受能力強李明說
多重因素推高豬價
回顧這一輪豬價上漲,從3月底開始,豬價開始震蕩,底部反彈4月中旬,受多項突發事件影響,豬價由緩漲轉為快漲,4月下旬實現了從全面虧損到逼近成本線的轉變
此輪生豬價格上漲主要源于供給水平的調整,供給側的趨勢性減少是當前和未來生豬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但目前的價格上漲有很多催化因素,如地方交通政策,團市節奏的變化,市場情緒的提振等中信建投期貨小豬高級分析師魏鑫表示
此輪豬價回升背后有五大助推因素李明認為,從繁殖角度來看,今年4月份出欄的商品豬對應的是去年6月份的能繁母豬從監測的銷售數據中發現,去年6月能繁母豬妊娠率下降,導致目前可出欄的商品豬數量減少,從產能釋放來看,由于4月是淡季,集團企業也相應放緩產能釋放,整體銷量與3月持平,從成本上看,年前飼料價格高企也影響了養殖布局,中小型母豬場放緩了養殖規模和飼養率,從政策上看,4月,廣東生豬調控禁令政策發布,生豬調控向肉類調控轉型加快,豬肉收儲頻繁本月已完成四次收儲,并發布了收儲預警政策導向好,為解決低豬價養殖矛盾帶來指導
生豬價格自4月中旬以來持續震蕩上漲,實現了2021年去產能預期整體可供屠宰的生豬數量減少,疊加3月下旬公共衛生事件的發酵,居民囤積增加供應和削減需求增加,現貨價格走強目前供給端可能繼續萎縮,需求端以穩為主預計現貨價格仍將保持強勢認為侯
市場有望好轉
此前有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如果從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能繁母豬數據進行線性推演,能繁母豬數據拐點對應的產能拐點將是今年5月。
生豬期貨2205合約已經明顯反映出來可見市場有這樣的預期和共識,有望引起共鳴李偉分析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從能繁母豬存欄量,生豬存欄量等指標來看,新一輪豬周期拐點已經出現。
2021年6—7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對應今年4月左右生豬出欄拐點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出欄量都出現了拐點,豬價也走出了底部區域本周期第一輪豬價上漲已經啟動侯對說道
豬價拐點已過,目前處于上行通道魏鑫分析,從母豬數據的拐點來看,二季度確實是供給的拐點但生豬價格上漲之路依然曲折,當前上漲中存在一些供給節奏調整的因素但如果后市出現一些問題,如集中出欄,夏季拋售等,也會導致豬價回調,上漲過程必然一波三折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情況并不十分樂觀卓資訊生豬分析師牛哲分析前幾輪豬周期底部能繁母豬數據后認為,本輪豬周期可能已經基本見底二季度以后,豬價可能會呈現震蕩上行的態勢可是,基于當前上漲行情的主要因素多為政策和情緒因素,時效性強,持續性差很難找到終端市場的聯動合作預計后期豬價將面臨高位回調,但幅度可能有限行業要徹底扭轉頹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目前豬企的盈利狀況而言,魏鑫認為,伴隨著豬價的持續上漲,目前生豬行業的盈利狀況已經明顯好轉,已經擺脫了豬糧比5:1以下的水平,有望逐步回到6:1以上的水平部分地區,部分企業已初步扭虧為盈,但行業整體盈利將轉正,豬價還需再漲1元/斤左右
如果目前飼料價格不繼續上漲,二季度豬價將保持慣性上漲如果現貨價格能保持在16元/公斤以上,外包育肥將逐步進入盈利階段如果能突破17元/斤,自育也開始盈利了宋叢志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