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疫情對快遞行業的影響,直接體現在快遞公司4月份的經營數據上。
日前,大云,申通,童淵等快遞公司發布了4月份業務簡報商情簡報顯示,所有發布數據的快遞公司,4月份訂單完成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大云受影響最大,4月份快遞量同比下降19.37%不過,大云的單票收入逐漸增長,4月份同比增長24.02%因此,4月份大云快遞服務收入為28.59億元,同比增長0.03%
另一家受影響較大的快遞公司是順豐數據顯示,4月順豐完成7.47億票,同比下降10%4月順豐單票收入15.4元,同比增長1.65%兩項數據變化下,順豐4月快遞業務收入115.06億元,同比下滑8.47%
此外,申通和童淵4月業務量分別為7.91億票和12.46億票,同比下降7.68%和4.83%但得益于單票收入的增長,4月份兩家公司的營收仍同比增長其中,申通單票收入同比增長20.66%至2.57元,4月份收入增長11.42%至20.33億元4月童淵單票收入同比增長16.41%至2.51元,4月收入同比增長10.78%至31.22億元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4月份快遞公司業務量普遍下降順豐的業務簡報顯示,4月份快遞物流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公司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積極優化產品結構,低毛利產品數量同比減少,二是受國內部分城市疫情影響,公司業務量出現波動
另一方面,快遞的單票收入持續上升以大云為例自去年11月以來,大云的單場門票收入逐年增加此前,快遞公司已經深陷價格戰
對快遞價格變化最敏感的是電商有商家告訴第一財經,今年,同樣的快遞在義烏的價格大概在2.4元到2.5元之間,比去年同期幾乎翻了一倍所以商家擔心618和雙11快遞價格可能會繼續上漲,然后商家只能采取漲價來保證利潤
潘麟還表示,疫情下,快遞公司想調整策略,從長途配送逐漸下沉到本地前置倉業務,但這需要投入和物流建設時間,沒有多年的高強度投入很難實現但是目前快遞行業的利潤率還不足以支撐快遞公司優化物流,所以快遞公司目前面臨的是一場存量市場的競爭,優勝劣汰是必然的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