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年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長3.5%,前值8.5%,累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7%,前值為12.7%。
1.在疫情沖擊下,2022年4月,工業企業呈現量跌價漲利潤跌的格局上游價格依然堅挺,仍需努力保供穩價,結構延續國強民弱,指向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經營壓力較大對減稅降費,退稅,企業紓困,小微再貸款等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進行跟蹤觀察
1)數量下降2022年1—4月,工業企業累計收入同比增長9.7%,較前值回落3.0個百分點預計營收同比約1.7%,較前值下滑9.1個百分點
2)利潤減少2022年1—4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5.0%,比1—3月的8.5%回落3.5個百分點預計4月利潤同比—8.5%左右,遠低于3月的14.0%在疫情沖擊下,銷售毛利率下降,而營業利潤率受益于減稅降費的實施,呈現邊際改善趨勢,1—4月銷售毛利率15.7%,較前值下降0.2個百分點,1—4月營業利潤率6.4%,較前值上升0.1個百分點
3)結構分化:國強民弱的延續1—4月,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同比分別為13.9%和—0.6%,累計實現收入同比分別為11.5%和9.5%營收差別不大但利潤繼續分化,因為國企多分布在上游,更多受益于大規模通脹,私企多分布在下游,受疫情干擾更大民營企業利潤壓力指向就業形勢惡化因此,4月份大規模免抵退稅在扶持方向上優先考慮小微企業,增量退稅比例由60%提高到100%,存量免抵稅額在6月底前一次性退還,從而緩解社會就業壓力,通過穩定市場主體達到穩定就業的目的
4)區域分化:東部和東北較差上海和遼寧是4月份疫情最嚴重的兩個省份,當月分別新增確診病例51887例和9785例,拖累東部和東北地區利潤同比下降16.7%和8.1%,合計影響1—3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下降4.2個百分點
2,4月份工業企業退稅約2893億元,提振凈利率2.7個百分點。
4月份工業企業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雙雙走弱,但在津貼,退稅,遞延納稅等政策工具的支持下,凈利潤表現相對較好這一減稅退稅新政策的主體是全行業小微企業和重點支持行業的6家大中型企業它區分了存量和增量扣稅,根據不同時間節點的分布進行退稅1)規模方面,5月23日,全國常委會強調將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免抵退稅,增量超過1400億元,全年免抵退稅規模增至1.64萬億元,約占全年減稅降費總額的62%,2)節奏上:自2022年4月起按月返還增量免稅額,留抵稅額由微型企業在4月底前一次性退還,小型企業在5月,6月底前一次性退還4月17日和5月17日,財政部表示將繼續加快實施進度調整后,中型和大型企業分別于5月和6月開始申請,6月前完成一次性退款
我們測算4月份減稅退稅規模約為2893億元,提振凈利率2.7個百分點國家稅務總局在5月10日的退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4月1日至30日,已將8015億元增值稅退稅款退至145.2萬戶納稅人賬戶小微企業是主要受益者,共有139.5萬戶,占比96.1%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受益明顯,共有52.2萬戶納稅人獲得退稅3927億元我們根據2018年全國投入產出表,進一步計算津貼和回扣對工業行業凈利潤的影響
2018年,制造業,電采暖及水燒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5.8%和2.5%,六大產業合計占比38.3%然后4月份工業行業收到退稅3927 */38.3% = 2893億元,助推凈利率上升2.7個百分點回過頭來看,5,6月份是制造業等6個行業大中型企業集中納稅的時間段,工業企業凈利潤表現有望逐步恢復
第三,大宗商品通脹阻斷利潤傳導過程,工業企業利潤延續上游上漲,下游下跌的趨勢。
俄烏沖突持續推動商品通脹,阻斷利潤傳導鏈,疊加疫情沖擊下游消費制造業,工業企業利潤分配延續上游漲,下游跌趨勢。
1)從利潤占比來看,工業企業利潤分配格局是上游上升,下游下降,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判斷(詳見企業利潤結構在內外沖擊下出現分化)1—4月,上游采礦加工業利潤占比50.6%,較前值提高2.0個百分點,自俄烏沖突以來連續3個月上行,中游裝備制造業利潤占比22.5%,與上月持平,下游消費制造業受疫情沖擊較大,利潤率為26.6%,較前值下降2.3個百分點
2)從利潤增速來看,上游采掘加工業利潤增速仍處于高位但已進入下行通道1—4月,上游采掘加工業累計實現利潤同比24.2%,比1—3月回落6.1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分別為199.3%,138.0%和62.9%較上期變化了10.3,—13.1,—11.9,—12.6個百分點,說明俄烏沖突對大宗商品的影響是持續性的,但高位可能已經到來,上游利潤增速進入下行通道,中游裝備制造利潤被侵蝕,增速持續為負1—4月利潤增速—6.9%,連續三個月負增長其中,通用設備,運輸設備和儀器儀表利潤增速分別為—24.0%,—13.3%和—11.8%,較前值分別變化—7.0,2.0和—4.4個百分點由于疫情的直接影響,下游消費制造業利潤損失慘重造紙,汽車,醫藥,印刷,農副食品利潤增速均低于—10%,分別為—49.5%,—33.4%,—13.7%,—11.9%,—10.2%茶和酒,食品制造和煙草產品相對穩定和有利可圖
四是工業企業庫存增速小幅回升,收入與庫存增速剪刀差擴大指向庫存被動積累。
2022年1—4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總額同比20.0%,較前值18.1%提高1.9個百分點工業產品的高價格對增長率有一定的貢獻剔除PPI,1—4月累計實際庫存同比12.0%我們用營業收入增長率和產成品庫存增長率的剪刀差來衡量企業的補貨和去貨行為1—4月剪刀差—10.3%,營收下行,庫存上行指向需求疲軟,工業企業被動積累庫存
動詞 (verb的縮寫)后續工業化生產怎么看。
4月份的數據可視為3月份工業利潤受損的加強版,包括上下游利潤分化,國強民弱,區域分化等結構性問題的進一步加劇伴隨著疫情得到控制,5月份工業企業經營生產開始修復下半年,伴隨著疫情擾動的逐漸消退,以CPI—PPI為代表的利潤傳導過程有望重新啟動
風險警告
俄烏沖突超預期加劇,疫情反復,保供穩價政策落實不及預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