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全球陣營化或引發供應鏈重大調整
最近幾天,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辦期間,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受邀出席相關論壇時,就全球供應鏈重構及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的建設發表觀點屠光紹透露,全球陣營化可能引起全球化供應鏈的重大調整和重構
全球陣營化或引發供應鏈重大調整
2022年的春天注定將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痕跡,全球發生了兩起有重要影響的大事:一個是俄烏戰爭,硝煙彌漫,另一個則是一些地方的抗擊疫情,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特別是作為國內國際的樞紐之城,抗擊疫情的舉措和效果都被全世界所關注此外,如何應對通脹壓力,增長乏力之局也給這個春天增加更多的不安
凡此等等,都可能會給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新的變量,進一步強化變局之變,新一輪去全球化或再全球化加速,全球供應鏈面臨深層次重構。
從對全球化的影響來看,最近幾年來全球化向區域化,群體化,諸邊化轉變明顯俄烏戰爭將進一步導致陣營化,從不同群體的競爭可能演化到沖突,這種陣營化趨勢對未來影響深遠
從全球供應鏈變動看,全球陣營化可能引起全球化供應鏈的重大調整和重構全球化幾十年的發展,因分工協作,全球市場和科技進步,全球供應鏈在相對穩定中不斷變動全球供應鏈的主導因素主要是經濟成本和效率,但現在對供應鏈穩定的關注因素已經從單一到多元,從經濟到社會來綜合考量,其中安全維度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這些不僅對全球經濟金融格局帶來深刻影響,也對中國在全球的戰略應對提出了課題,中國對這種趨勢要有充足準備尤其是在雙循環格局下,中國在國際循環中怎么跑,國內大循環如何保持順暢,這是全球格局生變情況下我們需要及早關注與思考的
海知所或成亞洲知識產權市場發展新亮點
海知所的重要地位方面:一是自貿港建設重點建設項目,納入了國家《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中二是新型要素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承載知識產權的流動,運用和保護的重要任務三是面向國際的知識產權重要開放性的功能平臺歷史使命方面:一是適應全球知識產權促進科技創新的大趨勢二是體現中國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進程,在新發展階段,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去年國家專門出臺了知識產權的強國綱要,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目標,海南知識產權交易所就是推進這一戰略目標的具體舉措三是發揮海南自貿港在促進知識產權的國際流動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別對于將來推進知識產權的跨境和國際市場上的運用提供了重要平臺國家的綱要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到2025年,知識產權的跨境流動轉讓要達到3,500億元人民幣,而去年是500億元,海知所擁有巨大發展潛力
創新引領方面:一是在市場體系建設上的創新引領,海知所要搭建一個市場平臺體系,是由各個相關元素構成,需要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二是在產品和交易機制上的創新引領,知識產權因其特征,不同于其他的要素市場,其產品工具及交易機制需要不斷地創新路徑和方式,從而促進知識產權商品化,信用化,證券化三是在治理和組織架構上的創新引領,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目前已經獲批,在股東結構和治理方式都有不斷創新的舉措總而言之,三大創新引領集中體現了自貿港建設中的制度集成創新引領的總體要求
開放高地方面:一是國際知識產權的服務運營機構的集聚高地,吸引全球各類知識產權的運營機構在海南集聚二是知識產權的跨境交易的高地,目前境內已有一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但是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僅此一家,通過深化開放促進知識產權跨境有序流動是海知所的重要功能三是知識產權制度開放的高地,對標國際最高水平和標準,采納國際最佳的實踐,促進知識產權領域的制度型開放競爭優勢方面:一是政策優勢,海南自貿港擁有最高水平開放政策,自貿港建設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進程為海知所建設提供強大支撐二是區位優勢,海南不僅是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特別是亞太地區的重要門戶,也是中國與東盟相互合作的重要戰略支點,更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在國際的平臺建設方面擁有非常好的區位優勢三是腹地優勢,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擁有巨大的市場,這為海知所的功能發揮打下堅實基礎
海南國際知識產權市場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要素有序高效流動循環是知識產權運用的基礎,海知所就是知識產權流動的重要平臺同時,按照自貿港的功能以及海知所的定位,海知所將成為高水平,高標準,高效率市場設施,會促進知識產權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此外,開放和國際化進程也會使海知所在助力知識產權境內和境外市場的互動融合,服務雙循環格局
近日,全球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亞太地區最強供應鏈TOP10榜單。作為業務遍及全球180個市場的中國科技公司,聯想集團入選該榜單,位居高科技制造企業第一,力壓三星,臺積電,豐田等企業,總體排名第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