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還在探索大賣場轉型的路上。
5月24日晚間,高辛零售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2財年業績報告集團已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在239個城市開設602家門店,實現營收881.34億元,同比下降5.3%,虧損8.26億元
新零售CFO萬表示,虧損8.26億元與報告期內一次性計提18.75億元有關,主要為減值損失,一次性訴訟撥備等扣除撥備后,經營凈利潤為正
除了財務表現,大潤發在大賣場重建方面的表現也備受外界關注。
去年5月,林小海接替黃明端出任高辛零售CEO后,大賣場改造被進一步提上日程同時,多業態全渠道發展的發展戰略持續推進
財報顯示,創新業態中的潤發模式基本貫穿報告期內新增門店3家,共計9家,近70%盈利,已簽約19家小法新增103個,本期新增73個2.0大潤發第一家店的改造也初見成效無錫長江北路店改造后,日均業績比其他同城店提升12%左右,客單價提升11.1%
除了新業態,大潤發還試圖重新定義大賣場大賣場需要突破單一的購物場景,向‘購物,體驗,服務,社交’的多元消費場景轉型林小海在這份財報中表示,今年,高辛零售計劃將結合當地不同門店的實際情況,啟動大潤發50多家門店的2.0改造
2022財年是林小海掌舵的第一個財年大潤發真的不一樣嗎
截至5月25日港股收盤,高辛零售價格為2.45港元,上漲8.89%,總市值233.72億港元。
繼續重構大賣場線上線下同步發展。
過去的一年,國內超市零售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大潤發也不容易。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逐月放緩,食品消費價格指數將繼續下降各地爆發也對線下商品銷售和租金收入產生影響在過去的一年里,大潤發在33個城市有61家門店,停業1—15天營業時間的縮短導致該期間的收入減少
即便如此,我們對未來仍然充滿信心新零售CEO林小海表示,將堅持多業態全渠道戰略,持續投入中小潤發創新業態,線上線下惠及消費者,全力支持上海,北京,吉林,鄭州,廣州等地的防疫保險
在研究了西林小海掌舵以來高辛零售的改革策略后,在大力發展線上業務的同時,試圖轉型大賣場,重建線下業態的競爭力。
財報顯示,得益于全渠道布局,大潤發本財年線上業務收入為240億元人民幣,占比29.1%其中,B2C業務單店日均訂單量超過1250單,同比增長12.8%大潤發APP大潤發優鮮實現同比28.9%的高速增長
財報顯示,集團80%以上的大賣場安裝了掛鏈設備,200多家門店建立了線上多渠道共享快倉此外,本財年,集團承擔了阿里社區團購的主要供應
在網上,記者發現高辛零售仍在建設新店截至2022年3月31日,通過簽訂租約或收購地塊,本集團已確定并收購22個地點設立大賣場,其中17個正在建設中同時,集團已簽約19家中型超市
 重構大賣場戰略也在持續推進日前,大潤發宣布中國首家門店2.0版重建店正式開業林小海當時表示,大潤發的500家門店是核心資產,未來每一家門店都是線下體驗中心+線上履約中心,2.0改造店將朝這個方向打造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財年,同店銷售額增長—6.7%。
由表及里的超市能否重獲青春。
多年來,大賣場一直被外界質疑廉頗老得吃不下飯了。
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的日子也不好過2022財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總收入1416億美元,同比增長2.4%但其凈利潤為20.5億美元,同比下滑24.8%
多年來,實體零售商一直在探索大賣場的出路,期間一些玩家徹底改變了他們的方式日前,家樂福上海首家會員店正式開業在會員店開業當天,家樂福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田瑞表示,家樂福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其200家大賣場中的100家升級為付費會員的會員店
相比之下,林小海對大賣場的改造就沒那么大刀闊斧了。
如果外部格式是外部,那么商品就是內部在不斷推進業態轉型的同時,從大潤發的最新動作可以看出,大賣場的轉型正呈現出表里如一的趨勢
在今年1月的媒體溝通會上,林小海認為,20年前,大賣場是流量入口,開了火宅現在有很多子業態,把以前屬于大賣場的品類拆分出來,分流客戶面對新的競爭環境,我認為大賣場需要重新定義大賣場以前用‘場’吸引顧客進店,以平臺模式銷售商家商品在未來,我認為大賣場必須用商品吸引顧客
記者了解到,就目前2.0版本的重建門店來看,大潤發將更多聚焦于不同的客戶群體林小海透露,改造后的門店更加注重線下的三大剛需客戶需求:年輕客戶的品質生活新需求,老年客戶的功能需求新升級和不斷細分的小眾分類需求針對小眾分類的需求,2.0版本重建店做了20%的差異化產品
林小海還透露,大潤發未來會進行品牌分層未來,它將在每個類別中規劃出1—2組專門用于創新商品的貨架創新商品的進入門檻會更低,為新品牌提供試錯位置
未來,大潤發的商品組織理念會有一些變化以前大潤發的貨架都是固定的半年后的今天和明天還是一樣但是現在尚超的覆蓋半徑從5公里到3公里到1.5公里,客戶購買的頻率極高所以我們希望推出供應鏈比較完整的季節性產品,讓顧客每次來都能發現變化,這樣也會給一些品牌機會林小海說道
根據消息顯示,在自有品牌中,大潤發堅持研發自有品牌的服裝到現在,自有品牌的服裝已經占到了30%
但相對于線下門店的硬件改造,商品力的打造可能要困難得多最近幾年來,包括丁咚購物,盒馬等生鮮電商在內的零售商都在強調商品力的重要性,大力推動自有品牌的發展日前,沃爾瑪宣布自有品牌易慧于最近幾天升級,從產品選擇,價格,包裝等多個維度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的值得信賴的高品質和高性價比
在這種背景下,大潤發能否在商品中脫穎而出還是個未知數可以看出,這種圍繞大賣場網點的探索,不再是簡單的業態轉型那么簡單,而是涉及到零售商綜合實力的比拼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