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全球首款可通過eSIM技術將4G手機秒變5G的手機殼5G通訊殼正式發布據相關介紹,這款數字源技術的5G通信殼率先適配華為P50 Pro也就是說,原本只能使用4G網絡的華為P50 Pro,在這個手機殼的幫助下,可以使用5G網絡那么這樣的手機殼呢
不是插入式模塊的5G手機殼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就出現了大量關于5G手機殼的新聞當時有博主還發了摩托羅拉5G手機殼的案例,證明5G手機殼方案的可行性
早在2018年,摩托羅拉就為其新款Moto Z3推出了獨家5G插件設備—5G Moto Mod,將4G手機升級為5G手機5G Moto Mod內置2000mAh電池,模塊中有完整的5G調制解調器和天線在5G Moto Mod的幫助下,Moto Z3可以連接5G網絡
但伴隨著官方信息的正式發布,數源科技的5G通信殼可以說與摩托羅拉5G殼的技術路線完全不同。
簡單來說,摩托羅拉的5G外殼是作為手機的一個模塊出現的,內部沒有SIM卡槽,也沒有eSIM芯片數源科技的5G通信殼更像是另一部5G手機,或者說是一個獨立的智能終端設備
所以從技術角度來說,數源科技的5G通信殼有兩條路一是采用一號雙終端模式,即華為P50 Pro的手機號為主號碼,5G通信外殼上的號碼為副號碼兩張卡上的號碼一致,5G通信殼通過eSIM獲取5G網絡,通過Type—C接口將5G網絡傳輸給華為P50 Pro使用二是通過eSIM獨立號碼服務給5G通信外殼一個新號碼,通過新號碼獲取5G網絡,通過Type—C接口將5G網絡傳輸給華為P50 Pro但目前這項服務主要針對智能手表,相關上網套餐的設置無法滿足手機上網需求,所以實施第二種方法的可能性不大
蘋果手機也可以做5G通信殼嗎。
其實這種分享網絡在蘋果手機或者安卓手機中并不新鮮。
以蘋果手機為例。蘋果手機的個人熱點功能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分享其互聯網連接,分別是:
1.無線局域網
2.藍牙
3,USB
在這項技術的幫助下,如果我們使用一部5G蘋果手機打開一個個人熱點,然后使用華為P50 Pro連接到這個熱點,那么此時華為P50 Pro通過蘋果手機連接到5G網絡從某些方面來說,華為P50 Pro此時從4G變成了5G
傳統SIM卡和eSIM
對于上面提到的蘋果手機作為5G通訊外殼,可能有朋友會有些疑惑,覺得這個技術和5G手機殼還是有區別的畢竟這樣的實現方式需要兩張物理SIM卡,而數字源技術的5G通信殼只需要一張物理SIM卡對此,其實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運營商的選擇問題
首先是關于蘋果手機的冷知識蘋果近幾年發布的大部分手機都有eSIM芯片但由于支持這項eSIM業務的運營商推廣力度不大,國內用戶很少知道這一點此外,國內大部分運營商的eSIM業務主要用于支持智能手表等物聯網設備,很少支持手機
以中國移動為例他們的eSIM服務允許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和其他設備獨立連接到網絡,而不依賴于物理SIM卡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有一部iPhone 13 Pro,申請了中國移動的eSIM服務,就可以實現iPhone 13 Pro通過eSIM芯片獲得5G網絡的效果這與數源科技5G通信殼收購5G網絡的方式一致
標簽
1.5G手機殼的本質是5G手機閹割后的產物與5G手機相比,5G手機殼不需要電池,屏幕,攝像頭等部件而且由于5G手機殼只需要處理網絡功能,對CPU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廠商可以選擇性能相對較低,成本較低的CPU所以5G手機殼的整體成本相對較低
2.通過USB共享網絡不是什么高科技技術,把5G手機這種被閹割的產品做成手機殼的形狀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技術所以5G手機殼行業的技術門檻并不高手機廠商和智能手表廠商如果未來有需要可以快速進入這個行業
3.未來5G手機殼的需求其實并不明確對于手機行業來說,一體化是未來的趨勢,外掛帶來的問題其實很多除非像華為這種情況特殊的企業,只能通過外掛來解決5G問題,否則對此會有明確的需求
4.5G手機殼現在的價格太高了根據中國聯通公布的信息,這款5G通信外殼的官方售價為799元從硬件配置來看,不值這個價以2020年發布的天翼一號5G云手機為例天翼一號搭載紫光展銳湖濱T7510 5G芯片,6.517英寸高清+水滴屏,后置指紋識別,4GB+64GB配置,內置5100mAh電池這個配置當年發布的時候才999元現在這款手機在一些電商平臺上的價格還不到700元即使是幾年前發布的這樣一款5G手機,硬件配置也比5G通信外殼強很多
5.5G手機殼最大的優勢是采用了手機殼的造型,延續了手機用戶的正常使用習慣。
6,5G手機殼會降低手機續航5G通信保護套是無電池設計,所以5G通信保護套消耗手機電池,必然會降低手機電池壽命
7.5G手機殼每個月都會產生額外的費用。
以中國聯通的eSIM業務為例如果采用eSIM一號雙終端服務,則需要額外支付10元月租費如果采用eSIM獨立號碼服務,每月將額外支付相應的月租費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