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從全球出口份額的變化來看,20Q1和21Q3出現了中國與東南亞的此消彼長我們對比了東南亞和中國的出口情況,發現出口結構中商品類別重合度很高,存在替代的可能性可是,在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其他行業的基礎投資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中國向東南亞的出口轉移并不是在3月份發生的深圳機電出口下降16%并沒有帶來東南亞機電出口的同步高增長4月份供應鏈停工加劇,出口訂單轉移效應將逐步顯現但供應鏈恢復后,對東南亞的出口訂單會回流到國內,回流的多少取決于疫情的變化和產業鏈修復的步伐出口對比:疫情爆發兩年來,中國和東南亞的出口訂單出現了兩次轉移一是2020年一季度,中國部分出口轉移到東南亞,第二,2021年第三季度,東南亞部分出口轉移到中國除2020年一季度國內大量停工外,出口轉移率普遍較小從HS類別來看,中國與東南亞的重合度較高機電產品,賤金屬及其制品,化工及其制品,車,船,飛機等運輸設備,紡織品,塑料,橡膠及其制品等六類出口產品占中國出口的比重根據HS2的細分,在中國出口前10位的商品中,除HS95和HS73外,還有8種商品在東盟和上述5國也排在前10位從制造業投資來看,目前東南亞的人力資本,基礎設施等方面仍落后于中國,難以取代中國供應鏈修復后,出口可能會回流:3月份中國對東南亞的出口轉移尚未發生2011年1月至2022年3月,當月越南出口增速平均比中國高7.1個百分點今年3月,越南出口增速僅比中國高4.4個點3月份深圳機電出口同比減少16%,但減少的訂單并沒有轉向東南亞越南3月份機電出口增速低于歷史平均水平伴隨著4月份供應鏈停工的增加,出口轉移效應可能會逐漸顯現但供應鏈恢復后,出口訂單會回流,這取決于疫情變化和產業鏈修復的步伐去年第三季度,受疫情影響,部分東南亞出口轉向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占全球出口的比重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0.1,0.1和0.3個點但伴隨著第四季度復產,馬來西亞份額全面回升,越南份額也回升了0.1個點中美商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20年疫情重創時,15%的美國企業表示將減少在中國的資源投入2021年經濟復蘇后,該比例降至6%風險:供應鏈相關政策不及預期,穩增長政策力度不如預期,疫情發生了很大變化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