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伴隨著全球局部疫情的持續爆發,以及俄烏戰爭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蒙上陰影,就連全球頂級廠商也未能幸免最近,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表示,俄烏戰爭增加了本已很高的生產成本,將不得不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據博世財務總監Markus Forscher和首席執行官StefanHartung稱,由于價格上漲和匯率的有利因素,博世將在2022年實現6%以上的銷售增長息稅前利潤在3%至4%之間,早些時候的預測小幅下調了至少4%此外,博世表示,其第一季度的銷量增長了5.2%
博世首席財務官Markus Forschner解釋說,由于能源,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大幅上漲,公司的運營成本正在顯著上升不僅汽車制造商需要轉嫁成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必須這樣做
博世首席執行官Stefan Hartung曾經說過,即使是制造芯片的設備也需要芯片來運行因此會出現供應短缺,公司預計到2023年恢復正常運營
事實上,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著汽車芯片和其他重要零部件的短缺現在,俄烏戰爭的爆發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鏈困境畢竟烏克蘭為很多汽車廠供應汽車電線,供應給歐盟汽車制造商的重要汽車電線有10%到15%來自烏克蘭,而俄羅斯主要出口鎳,鈀等汽車金屬
俄烏戰爭正式爆發前,S&P全球汽車研究部門SampP Global Mobility預測,全球汽車制造商今年將生產8400萬輛汽車,明年將生產9100萬輛汽車但現在,戰爭爆發后,該機構估計今年和明年的汽車產量將低于8200萬輛和8800萬輛
博世還認為,早前對2022年全球產量8800萬輛的預測可能無法實現。
甚至,受全球缺芯的影響,目前很多汽車廠商開始采取削減開支的最后手段來保證汽車的順利量產,即使是在功能不全的情況下例如,削減一些汽車內部設備和相關選項,或者犧牲無線充電,無線電和燃油管理模塊比如典型的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下,選擇銷售無USB接口的電動汽車來應對目前的困境其他汽車品牌可想而知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