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2.54億元,同比增長42.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1.3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4.41%投資要點剔除匯率,運費,原材料成本的影響,公司業績已回到較高水平并與2020年相同匯率相比人民幣升值將導致2021年收入減少1.28億元,毛利率下降2.27%國際運費2021年較2020年增加成本6074.05萬元,降低毛利率2.70%,伴隨著現貨成本的增加,2021年成本較2020年增加3040.55萬元,毛利率下降1.35%剔除上述不可控因素,公司2021年毛利率為63.75%,同比上升0.92%,歸母凈利潤為6.68億元,同比上升54.19%TPMS/軟件云/ADAS/電池檢測等增長迅速,占歐美市場收入的61.83%公司包括五大類產品,如汽車智能診斷,TPMS,ADAS,軟件云服務和其他產品其銷售區域覆蓋中國,北美,歐洲等地區TPMS產品收入同比增長51.30%,主要是由于產品競爭力不斷加強,汽車后市場產品認知度和品牌形象不斷提升,軟件云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4.42%,主要是由于經過多年努力,智能診斷產品數量持續增長,軟件升級需求進一步釋放,ADAS收入同比增長105.46%,主要是公司加大了ADAS產品的推廣力度,憑借自身業績和先發優勢實現了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其他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3.68%,主要是新上市電池檢測產品銷售取得突破,汽車綜合診斷產品收入同比增長28.64%,保持穩定,由于ADAS產品,軟件云服務等產品的快速增長,北美市場同比增長50.23%,歐洲市場由于ADAS產品,汽車綜合診斷產品,TPMS產品的快速增長,同比增長52.23%2021年,歐美市場總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61.83%繼續加大R&D投資,順應汽車后市場三化趨勢公司高度重視汽車行業數字化,新能源,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持續加大R&D投資2021年,公司在R&D投資5.23億元,同比增長84.10%R&D占營業收入的23.19%,同比增長5.20個百分點數字化方面,公司將維修場景數字化,構建數字化智能終端生態圈,提供智能維修解決方案新能源方面,一是繼續擴大綜合診斷產品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覆蓋面,目前已經覆蓋了1000多款新能源汽車,其次,UltraEV系列布局涵蓋診斷,檢測,維修完整的新能源工具鏈產品,可兼容90%以上的主流新能源汽車,支持40多種專用電池檢測,第三,2021年,公司推出已通過歐標測試認證的Maxicharger系列交流樁產品,該系列產品陸續獲得英國,新加坡等國訂單并逐步交付在智能化方面,公司組建了100名資深司機的研發團隊,持續投入毫米波雷達等產品和技術目前公司的側向毫米波雷達和TurnAssist轉向輔助解決方案已經通過了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卡車盲點監測系統UNR151技術標準,而目前能通過該標準的廠商寥寥無幾盈利與估值公司營收保持高增長,戰略投入持續增加預計公司2022—2024年凈利潤分別為545,719,9.1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4.33%,31.78%,27.11%,對應的EPS為1.21,1.59和2.03元/股,維持買入評級提示半導體短缺的風險,越南疫情影響生產,技術迭代和客戶拓展不達預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